万州区266所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建设全覆盖

万州区266所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系统集成了图像识别、视频监控、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网络摄像头和AI运算相结合,自动检测后厨人员是否穿戴规范,以及检测后厨“鼠患”、抽烟、使用手机、垃圾桶未盖等不规范行为.

孩子在学校吃什么、吃得健不健康、吃得安不安全,营养搭配合不合理……这些都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区市场监管局以防范风险为核心、压实责任为关键,在打好“人机”组合拳的同时,充分运用智慧监管系统对校园食堂进行远程监控和智能抓拍,全力守护好在校师生的“每一餐”。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进入“AI时代” 智能抓拍后厨不规范行为

近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江南幼儿园的后厨操作间里,几个智能ai摄像头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重点区域,室内设备干净锃亮,洗好的食材分类摆放,多名身着工作服的后厨工作人员认真地为全园师生的午餐做准备。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该幼儿园走廊上悬挂着的一块电子屏幕非常“抢眼”,视频中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后厨食品分拣、清洗、烹饪制作的全过程,厨师的衣着规范及厨具摆放等细节也是一目了然。

“目前,全区266所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建设覆盖率达100%。这套系统还会捕捉后厨工作人员在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一旦发现异常就进行智能抓拍和预警,还会截取视频自动保存到‘云端’。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看各个学校食堂的后厨状况,进行‘云’上监督。”据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系统集成了图像识别、视频监控、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网络摄像头和AI运算相结合,自动检测后厨人员是否穿戴规范,以及检测后厨“鼠患”、抽烟、使用手机、垃圾桶未盖等不规范行为,并实时将后厨重点部位的监控信息推送至监管后台,实现校园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执法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战术”转变,不仅能为监管提供可靠的图像信息,还将监控视频公开于显示终端,实现明厨亮灶,让师生用餐放心安心。

抓好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有效举措。近日,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到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南滨小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时,针对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三防”设施配备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情况、餐饮具清洗消毒管理情况、食品原料质量控制情况、食品留样制度履行情况、索证索票及食品追溯管理情况、操作环境及操作流程规范情况、学生的就餐环境等进行了逐项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同时,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为确保食品溯源,食堂工作人员将烹饪出来的每一个菜品都进行了留样,以备随时取样检测。

让学生不仅吃饱还能吃好,是我区各校园食堂的共同追求。打开该校一周菜谱,可以看到,学校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做到每一餐都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具体工作中,我们因地制宜、因校施策,搭建起‘线上+线下’监管双渠道,构建了‘校园+监管+社会’多方共治的监管格局,多举措改革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确保严格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面广、量大、线长,监管难度可想而知,为扎实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按照“提前介入,指导与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培训,通过提前介入、规范指导,全力以赴防范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在今年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视频会上,区市场监管局紧扣校园食品安全主题,以“配齐配全鼠患等病媒生物防治设备设施、规范大宗食材采购、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为重点,从人员健康管理、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场所和设备设施清洁维护等方面展开培训,明确了从业人员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和部分从业人员1000余人参加。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提高辖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还走进辖区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形成了监管部门与学校携手共建校园食品安全环境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是我区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之一,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升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传播效应,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来源:万州时报